唐人文化董事长贾枝桦赴北京参加“一路海西——刘明才书画作品展”

2019-03-18


 
2019年3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东方艺术研究所主办,境尚美术馆承办,盛世唐人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一路海西——刘明才书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唐人文化董事长贾枝桦、集团副总彭永华等一行出席了活动,并在现场与多位知名学者、艺术家深入交流。


 
此次展览展出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刘明才近两年在青海的写生作品,题材涵盖了诗词、书法、国画、油画,全面展现了他在艺术道路上砥砺前行的执着、融汇中西的积淀。本次活动的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别敏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袁运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火箭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著名书法家刘洪彪,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主编尚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等人先后发表致辞。

开幕式现场
 
对于中国文化来说,绘画艺术自有其创造想象力的根源,这来自于两端:一端是自然,一端是心性,在心性与自然之间重构节律性的共感,这是中国绘画一以贯之的心法,此心法形成的形象,最为契合的就是“心象”,如果对应自然的风景,则是“心景”。对于过去七年来坚持在青海省海西写生的艺术家刘明才而言,他自觉建构了属于自己的“心象”绘画语言。
何为“心象”?刘明才院长在本次活动的开幕式上给出了十分明确的回答,其核心秘密就在于让线条书写跟随两个维度而形成个体的综合:其一,通过旷日持久的日常书法书写,让自己的呼吸与“心律”保持对于线条的机敏感,让“心跳呼吸”与“书写速度”达到书写节律的一致;其二,面对海西的自然地貌,以简化的线条来捕获地貌在时间风化中的神采,让自然地貌的形态获得超越时空的“律动形态”,即保留其形态的暗示,又有着永恒的形态生动性;其三,也是同时,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笔法与线条,让个体生命的心律与自然起伏的形态,形成画面上书写“节奏性的共感”。

展览现场
 
在青海写生的七年间,刘明才院长将自己对祖国山川和民族艺术的热爱倾注到油画创作之中,力求在油画和中国画之间找到完美的契合点,在油画创作中不断尝试中国水墨意境及笔法的运用,探索油画的写意性。他认为,“意象”表现是“油画中国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他坚信,中国艺术的未来只有根植于传统艺术审美的土壤之中,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贾总与袁运生先生现场交流
 
同样以秉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树立汉唐文化的现代自信为宗旨的唐人文化产业集团,在本次活动中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等学术机构强强联手,将“文化+”的理念催生出一场既弘扬传统文化,又能把握时代脉搏、创新艺术风格的极具使命感、责任感,力量感的文化艺术展览活动,对于促进文化创新、增进文化自信有极为现实的意义。

贾总与闫平女士现场合影


贾总接受书画频道记者专访
 
集团董事长贾枝桦在活动现场与著名油画大师袁运生、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闫平等人就文化艺术创作体验、艺术品鉴与展览实践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并与诸位艺术家共同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编辑:赵娜
本次活动唐人文化参与人员:贾枝桦、彭永华、王军飞、罗平
> 上一篇:贾总获任西安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
> 下一篇:粗旷的黄土文化,讲述着感人肺腑的故事